2025年3月26日,济南商河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康生率队赴国杰新产业发展部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双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三产融合创新模式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展开深入研讨,在“商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方面达成战略共识,标志着这一区域性乡村振兴标杆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国杰新产业发展部主任冯炳磊携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就示范片区的规划布局、产业导入及创新机制展开深度对话。新产业发展部副秘书长彭程、奚阳,乡村振兴三产融合部主任孙志中一同出席活动。
聚焦乡村振兴,共探发展新模式
座谈会上,冯炳磊主任系统介绍了国杰新产业发展部“四链融合”赋能体系和乡村振兴全过程赋能平台,乡村振兴三产融合部主任孙志中重点分享了团队在乡村振兴项目中的实践成果,包括青岛市莱西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德州禹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安顺市塘约乡村振兴示范区等特色案例。冯炳磊主任指出“乡村振兴中心作为科学技术部国杰研究院旗下乡村振兴全过程赋能平台,以“激活乡村,赋能发展”为使命,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搭建起城乡互动、产村融合的桥梁,为政府申请扶持资金(专项资金+项目贷+社会资本),盘活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开展“前期策划、项目立项、规划设计、产业引入、资金申请、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服务(C+F+EPC+O 模式),全国首创实施乡村振兴共富公司和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模式,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生态的重构,需通过科技创新激活传统农业潜能,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立体赋能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三位一体推进模式。
田康生董事长高度认同这一理念,并介绍了商河产投集团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链整合、通航产业园开发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和沙河镇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项目的情况。项目在沙河镇流转8241.55亩农耕地进行高效农业种植,流转2130.55亩设施农业用地,同时在155.69亩建设用地上规划建设蔬菜食品加工基地,打造现代化蔬菜食品加工基地及电商平台,推广销售生产加工的食品,促进农业产业一二三产的融合。项目的实施建设带动项目区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将极大推动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安置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农产品科技含量与档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他强调:“商河作为济南‘北起’战略核心区,正着力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期待与国杰团队在国家政策性资金申请、智慧农业升级、农文旅融合、绿色能源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三产融合成焦点,产学研协同破局
双方就具体合作方向展开深度对话:
-
现代农业提质:依托国杰研究院农业技术转化平台,导入智能温室种植、微生物肥料研发等科技成果,提升商河设施农业竞争力。
-
文旅产业升级:结合商河温泉资源、花卉基地特色,规划“温泉康养+研学体验”文旅路线,打造省会经济圈微度假目的地。
-
新能源示范项目:推动氢能装备生产基地与商河物流枢纽联动,探索“绿氢物流”应用场景,服务山东低碳物流网络建设。
战略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双方约定,将尽快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围绕商河县《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定制化合作方案,重点推进示范性项目落地。此次交流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国杰新产业发展部将充分发挥“一站式新产业赋能平台”优势,与商河产投集团共同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