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家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年),师从世界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培刚教授。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84年至1996年,中央财经大学任教,国际金融专业硕士导师;1986年至1988年,先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世界银行EDI宏观处进修和工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EMBA特聘教授。
管清友:现任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学术委员。管清友老师是李克强经济学一词中文概念的提出和阐述者。最早系统阐述碳货币问题,石油-美元体系的中国学者。管清友博士长期从事经济与金融理论研究,在宏观政策与改革、金融市场、世界能源格局、能源安全和能源政策、油价波动周期、气候变化以及碳货币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赵长茂: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兼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理事,副秘书长。1982年1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于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学研究,侧重于研究宏经济问题,已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世界经济》、《理论前沿》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通论》等多部著作。
马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商务部贸易与投资专家组成员、中华老字号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约研究员,CCTV财经节目评估专家、财经频道特邀评论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外商投资/对外贸易政策。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实地调查了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企业,撰写了数百篇(部)研究文章、著作及经济评论。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经济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理论经济学委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比较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分析。
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言》副主编、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城市与区域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参加并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及其他各类研究课题共40余项,发表各类研究成果300多篇(部),共获各类奖励30余项。
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曾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研究人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部长、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务委员、宏观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年实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学术著作有《中国式崛起》(系列四种)、《博彩业与政府选择》《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模式、战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等十余种,发表学术和理论文章约三百篇,部分被《新华文摘》《求是》《新华月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稿》《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张春晓: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从事企业基层管理、项目管理、企业重大项目合作洽谈、企业重大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培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兼并重组等。现供职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在产学研结合的前沿阵地,从事科研、教学、咨询、策划等。在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家学、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